國內電動自行車行業首展花落無錫
發布時間:2020-06-11瀏覽次數:3819
6月11日上午,位于江蘇省無錫太湖新城的太湖國際博覽中心內人流如織,印有廠商廣告的路旗、標牌、氣球等擠在道旁,吸引著人們的眼球。展覽中心A館入口處,觀眾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大家戴上口罩,距離保持一米,并打開手機的健康碼,井然有序地等候入場。當天開幕的第十四屆中國無錫國際新能源電動車展,有200多家整車和配件企業參展,1000多家國內優質品牌經銷商到場觀摩,一場展現電動車最新產品與技術成果的盛筵在此上演。
無錫展的“破冰效應”
太湖國際博覽中心已經有160天沒這么“熱鬧”了。作為無錫當地最大的展覽場地,博覽中心室內展覽面積達6.54萬平方米,去年舉辦國際、國內及省市展覽、會議共計41場,是當地會展經濟發展的引擎,也是無錫商品、服務、旅游和城市建設的一張名片。2020年初,春節前四場展會過后,新冠疫情突然來襲,出于防控安全的需要,博覽中心各類公共活動全部停止。6月11日開展的無錫國際新能源電動車展,不僅是五個多月來無錫會展業的“破冰之展”,也是今年國內首個電動車行業專業展覽會。
“四五月份是會展的一個小高峰,但很多展覽都因為疫情被推延了,有的甚至最后就不辦了。”無錫太湖國際會展中心副總經理徐敏鈺告訴記者,此次展會的申請也是經市區兩級政府和公安、衛健委等部門協商后,才最終敲定。為了確保展覽期間的衛生安全,博覽中心在市區政府的指導下,聯合多部門制訂了詳盡的防控計劃,引進了智慧門禁系統,建立了“活動主辦方”+“場館方” +“搭建商/參展商”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電子門票、錫康碼、測溫、消毒齊上陣,為參觀人員贈送口罩10000只,在檢查區左右設立4個隔離區。
“會展能帶動餐飲、住宿、廣告等多個行業的發展,能撬動九倍于投入的產出,是經濟復蘇的助推器。”江蘇省國際貿易促進中心副主任鄭曉虹認為,電動自行車無錫展的開幕,為電動自行車行業提供了一個充分展示與研討交流的平臺,提振了產業信心,對于無錫乃至江蘇會展經濟的發展將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行業內“萬眾矚目”
“行業內首展花落無錫,有偶然也有必然。”中國自行車協會副理事長、無錫展組委會主任陸金龍告訴記者,無錫是全國最大的電動車生產基地之一,也是最齊全的產品配套中心之一,集聚了600多家電動車整車和零部件企業,每年電動車年產銷量達1000萬輛左右,工業總產值200億元,占據全國電動自行車行業總產量的三分之一強。疫情及新國標雙重因素疊加下,居民對電動自行車的需求增加,經銷商也對產品提出了智能化、輕便化等新要求,因此行業內對于此次展會非常期待,可以稱得上“萬眾矚目”。
“電動自行成行業除了有做到上市公司的大企業,也有大量配套的中小企業,以及無數個個體經銷商。他們是需要到展會上來看一看、體驗一下產品、面對面交流一下的。”一家常州電動車配件制造企業的銷售經理吳先生告訴記者,國內重要的展會該公司都不會落下,盡管這次展會增加了直播等線上環節,可以讓更多的人看到展覽情況,但他認為,“線下的交流不可或缺”。在無錫展展覽半天,已經有不少的上下游企業過來和他交換了名片,還有數家深度洽談,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收獲頗豐”。
智能和鋰電漸成主趨勢
管理標準是行業發展的指揮棒,新國標后,電動自行車輕量化成為潮流,而鋰電池的應用,也讓車輛的智能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在展會中可以看到,智能、鋰電的趨勢非常明顯。
展會上,新一代汽車級鋰電池加上內置高能電芯,不僅擁有超長循環壽命、更大電芯容量、高能量密度,而且耐低溫性能極佳,零下10攝氏度仍然能放電80%以上。電動車輕量化、鋰電化趨勢,贏得了不少專業客戶關注。
江蘇省自行車電動車協會理事長認為,中國鋰電在經過了多年的發展后,產品技術逐漸成熟,產業鏈也相當完整,成本優勢愈發明顯,電動兩輪車升級超勢加快,未來必將屬于鋰電電動車。他認為,2020年是行業真正意義上的轉型元年,從展會上可以看出,行業自主開發車型和智能化應用已然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