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產業大會:智慧能源網絡打造安全的電動車出行環境
發布時間:2019-11-25瀏覽次數:4671
11月22號,2019年中國自行車產業大會,主題為“綠色出行,智慧交通”的峰會在北京如期舉辦,在明確了國家經濟發展與“十四五”發展趨勢之下,圍繞自行車行業(包括電動自行車)與交通安全、基礎設施布局和規劃、能源環境等模塊進行分享和研討。

會議中提出了十九大關于交通強國的戰略之下,“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作為交通強國的建設總目標,大力發展公共交通也是首要任務。并圍繞這一戰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張崇和、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司長高云虎、中國自行車協會理事長劉素文及電池行業專家等紛紛從自己角度發表了前瞻性的觀點,并邀請了相關聯產業領袖企業代表分享了思考和戰略規劃。
世界第一自行車強國,電動車行業將進入品質化發展階段
中國自行車年產量,從新中國成立時的不到2萬輛,提高到8000多萬,電動自行車不僅是中國首創,更從無到有,發展到目前的年均產量超3000萬輛,年產值超過千億元,創下又一個“世界第一”,而交通強國提到的“人民滿意”的本質是為社會大眾提供高品質,多樣化的交通產品和服務,而自行車(包括電動自行車)是我國人民群眾離不開的生產工具和生活資源,補充了公共交通資源的不足,為快遞外賣行業提供了作業工具。電動車目前保有量約3億,未來增長依然保持堅挺,自行車行業特別是電動自行車的增長格外亮眼,電動自行車產量增長20.15%,利潤增長16.92%。自行車行業持續健康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高質量發展的態勢正在形成。整個行業的發展從規模化的快速增長進入到強調品質的方向。傳統的價格戰,廣告戰、渠道戰將演變成品牌之爭,品質之爭。行業進行洗牌之后,品牌價值集中在行業頭部,電動車的創新和品質的提升成為行業思考的重點。
智慧出行時代,安全是交通強國建設的首要要素
十九大提出交通強國戰略,中國已經是名符其實的交通大國,提供人民滿意的交通立體構建是交通強國目標之一。人民滿意需要高品質,多樣化的交通產品和服務進行支持,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消費體驗感的提升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傳統的單線銷售轉變成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服務模式。其中鋰電池的安全問題大家進行了重點探討,嘉賓對議題分享了以綠色能源網絡布局為中心的解決方案。
通過智能診斷預防危機的發生,電動車充電的隱患“防勝于治”,電池安全診斷后才能在市場上流通,換電之前換電柜會對電池進行嚴格的體檢,對于問題電池進行鎖定。阻斷其進行充電或者流通,大部分的問題電池都在這個過程中被篩選掉。換電柜將對電池充電過程進行隔斷保護,電池在換電柜進行充電,如出現突發危機,獨立封閉的換電倉會將可能的風險鎖定在倉內,內部自動滅火裝置將進行危機處理,換電柜將阻斷開放式環境充電帶來的燃爆可能。
開放部分數據端口,支持政府對兩輪車出行的交通狀況進行智能化的管理,實現車輛安全管理和兩輪車交通管理,推動智慧城市的打造和智慧交通的實現,讓兩輪車出行變得更加有秩序,安全,可控。讓電動車車主個人生命財產得到更好的保障。
科技創新發展智慧交通,強化節能環保
中國自行車協會理事長劉素文表示,全社會要增強自行車綠色出行理念,推動創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鼓勵綠色出行,滿足人們的多元化出行需求。自行車行業期待國家有關部門和各地在科學規劃的基礎上,大力采取興建自行車專用道等有效措施,以切實保障“綠色出行”戰略實施。
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司長高云虎表示,自行車產業的不斷壯大對解決城市污染、緩解交通擁擠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時對推動經濟綠色增長、增強民生福祉作出了貢獻。
交通強國的價值取向是“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會議中大家對于智慧交通的發展提出了暢想和共識,重視前沿關鍵科技的研發,大力發展智慧交通,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開展綠色出行行動,倡導綠色能源強化節能減排核污染防治,強化交通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綠色能源網絡的建設將是任重道遠的路徑,不僅僅是商業價值實現,更在于社會責任感的體現。